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与时代对话中的知识谱系建构——新中国70 年现代文学研究成就概述
  • [摘要]新中国70 年的现代文学研究构建起了完整的现代中国文学史知识谱系。现代文学史的编撰,实现和发展了这一知识谱系的基本定型;革命性、现代性、民族性、世界性的深入阐析,形成和丰富了现代文学研究的理论话语模式;分别与整体的相融、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互织、一元与多维的共存,这些思维方式的转型为这一知识谱系建构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从整理向鉴别的重心转移、从经验总结到史学意识的强化,显示着现代文学史料工作对自身建设的规范、完善和发展。现代文学知识谱系的建构是在与时代对话中实现与完成的,也将在对话中继续丰富与重构。
  • 谭桂林
  • 全文[ PDF 1525.0 MB ] 2019.5(8):33-41  共有 1125 人次浏览
  • 汉字的力量——作为学科命名的“美学”概念的跨际旅行
  • [摘要]美学的汉字命名主要是在中日之间的跨际交流和互动中展开的,它是中国美学起源的先声;涉及美学的汉籍在19 世纪70 年代便传到了日本,参与了日本早期的美学发生过程;美学的多种汉字命名或在事实联系中推动着中日现代美学史的发生,或在分置的空间关系中成为中日现代美学效果史的实际能量;日本知识界借助汉字来为美学命名,源于某种传统的惯性和实现现代知识本土化的需要;而中国在译介美学的过程中发挥汉字本身的潜力,意味着在努力守望并重建民族自尊,汉字文化所确认的民族身份恰是当时国人时代进取心的一种根基。
  • 王 确
  • 全文[ PDF 1813.0 MB ] 2020.4(9):33-39  共有 944 人次浏览
  • 《赤壁赋》思想考辨新得——兼论中国古代文学文本解读的科学方法
  • [摘要]《赤壁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核心思想与《东坡易传》 相通,并受到了诸多儒家经典的深刻影响。文中“通二为一”的命题是苏轼哲学体系中 的统摄性思想,体现了苏轼对道体有常的体悟;“逝者如斯”命题背后隐藏着宋代儒学 之争;“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折射出的是政坛的治乱之象和苏轼的进退之道;“一 毫莫取”与“风月共食”则分别对应了苏轼的立身之节与自适之乐。针对中国古代文学 文本,系统、科学的解读方法至少应包括历史溯源法、同代互证法、作者自证法、读者 理断法等。
  • 刘 驰
  • 全文[ PDF 1524.0 MB ] 2019.4(8):33-43  共有 1944 人次浏览
  • “文史互证” 何以可能——以百年红学为例的考察
  • [摘要]“文史互证”方法在近百年文史研究中产生重要影响。有公元前孟子“知人论世”理论、亚里士多德《诗学》观念的积淀,也不乏清代“朴学”的承袭和“实验主义”方法的西学东渐。胡适以“文史互证”法考证《三国演义》等小说,争议不多,考证红学的影响却相对复杂。1921 年胡适考证《红楼梦》的初衷是强调“科学方法”,批驳索隐派,却导致百年红学步入索隐—考证—新索隐的曲折之路。而科学方法与文学性的兼容,对作者家中人与《红楼梦》中人进行系统性观照,统筹通性真实(民族记忆)与个性真实(家族记忆)的虚实关系,应是走出困境的可行之路。尝试由古今到未来、由国内到海外时空维度的兼顾,探寻新时代的诗史互动,为经典的阐释与传承提供可资参考的个案。
  • 曹立波
  • 全文[ PDF 1862135.0 MB ] 2021.2(10):34-41  共有 951 人次浏览
  •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的发展与深化
  • [摘要]1984 年至1989 年是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发展与深化阶段。1984 年, 童庆炳、钱中文等不仅明确提出了文学的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这两大新理论命题,而且对其作了初步的理论阐发。1985 年至1988 年间,王元骧、栾昌大、董学文、钱中文等分别从哲学原理的普遍性与文学的特殊性两个向度对文学反映论新命题进行了更具体、更深入的学理化阐释。1989 年,王元骧、钱中文等理论著作的出版意味着两个新命题已得到了初步的知识化、系统化、教科书化,初步实现了对文学的形象反映论、特殊意识形态论这两个原有命题的“升级迭代”。
  • 张永清
  • 全文[ PDF 1609575.0 MB ] 2022.3(11):34-43  共有 524 人次浏览
  • 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辨析
  • [摘要]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由两个层级构成:一是作品的形式技巧,二是其中所表现的美的事物、美的情怀之类。艺术价值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文艺作品的整体性、综合性价值;狭义的是专就作品的艺术性而言的价值。在文艺作品中,存在着狭义的艺术价值、由狭义艺术价值生成的审美价值、文艺作品内容的审美价值、综合性的广义艺术价值等不同价值区位。明了这些不同价值区位,有助于我们打破审美霸权,提防褊狭的审美价值崇拜。以超审美的视野去发掘与肯定相关作品震撼心灵的精神境界,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维度进行文艺批评。
  • 杨守森
  • 全文[ PDF 1460.0 MB ] 2020.3(9):34-42  共有 1127 人次浏览
  •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神思”范畴的译释
  • [摘要]神思”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其视为创作论的首要问题而予以专篇论述。由于与西方的艺术想象理论、虚构诗学有着潜在的关联,“神思”备受英语世界研究者的关注。英语世界对《文心雕龙》“神思”的译释,多直接征用“灵感”“幻想”“想象”等诗学概念,这不仅与“神思”的本义相去甚远,也导致中国古代文论译语的贫困化。译释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应摆脱“西方为方法”的束缚,按传统的方式音译其名,并尊重其内在逻辑,在会通中西的基础上,通过多重定义加以释解;这样,或能更为精准、全面地把握其内涵,进而推动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海外传播。
  • 戴文静
  • 全文[ PDF 2014015.0 MB ] 2022.6(11):34-41  共有 545 人次浏览
  • 论郭沫若《武则天》中的“历史真实”
  • [摘要]内容提要在历史剧《武则天》中,郭沫若取材“稗官野史”,融合进建国十周年的祥和氛围,以武则天代表“人民本位”,且对白中出现现代词汇,这有悖于当时有关历史剧符合“历史真实”的共识。郭沫若在修改中虽然尽量尊重周扬、翦伯赞等主流批评家的意见,却也不断产生从“历史真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冲动,因此《武则天》定稿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也留下了为当时批评所规训的遗憾。这表征了晚年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方法、面临的困境以及突围之努力。
  • 李 斌
  • 全文[ PDF 1748.0 MB ] 2020.6(9):35-44  共有 1237 人次浏览
  • 出入中西,熔裁新旧 ——欧阳予倩《宝蟾送酒》与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戏...
  • [摘要]京剧红楼戏《宝蟾送酒》是欧阳予倩在新文化运动发轫之时戏曲改革的代表作。当时的欧阳予倩具备西方戏剧素养,但尚未被“全盘西化”的激进思潮同化,因此《宝蟾送酒》实现了西化的新思想、新文体与传统的旧技艺、旧风格的熔裁融合,既实践了“西体中用”的戏曲现代化新路,又呼应着新文化运动的时代精神,同时得到新派知识分子和传统戏曲观众的双重认可。《宝蟾送酒》自1916年推出后三十年间在上海各大剧场盛演不衰,留下累计演出超过2000场、一年演出超过300场的传奇记录,被同时代花旦演员纷纷效仿,但在传播中出现主旨迷失的情况,昭示了新旧文化间的纠缠与张力,标志了现代化进程的真实轨辙,为当下戏曲改革乃至整个传统文化艺术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 刘汭屿
  • 全文[ PDF 1793218.0 MB ] 2023.4(12):35-44  共有 315 人次浏览
  • 《典论·论文》与九世纪初日本文学诸问题——基于“文章经国”思想的...
  • [摘要]古代日本人最早接触《典论·论文》是通过李善注《文选》,这就意味着审察《典论·论文》在日本的影响首先不能忽视唐代“文选学”所起到的媒介作用。曹丕对“文”的自觉与唐人驰逐文华之风习互为明暗,共同影响了9世纪初日本接受《典论·论文》的方法——以“文章经国”为要义。《典论·论文》既是“文章经国”思想的元文本,又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专论,其对“文”之自觉及论“文”范式,潜移默化影响了9世纪初日本人对文学起源、发展及本质、功用等问题的思考。《经国集》序对中国文学所作的判断就是基于这种思考的最初成果。在这层意义上,《典论·论文》不仅是中国文论之嚆矢,亦可视为日本文论之渊薮。
  • 郭雪妮
  • 全文[ PDF 1782.0 MB ] 2020.1(9):36-44  共有 2434 人次浏览
  • 心学本体论与王阳明的文学思想
  • [摘要]王阳明的文学思想是从他的心学本体论延伸而来。“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为教有三变,但三变中有一以贯之的不变在,即“心”“天理”“良知”均是关于本体的言说,这是理解王阳明文学思想的锁钥所在。在文学发生论上,王阳明主张诗文要从心本体中自然流出;这种文学观主客一体,成为性灵一派的文学思想。在文学情感论上,王阳明以本体为统摄,肯定“七情”在文学作品中的流行;“乐是心之本体”是他文学情感的灵魂。在文学创作方法论上,王阳明认为其本体之学,是作家建构最佳创作心态的前提,也可以使文学言语有序,自成法度。王阳明文学方法论已出现与当时文坛“格调说”论争的端倪。
  • 武道房
  • 全文[ PDF 1562555.0 MB ] 2021.4(10):36-47  共有 986 人次浏览
  • 陶瓷图像研究的价值与路径
  • [摘要]中国古代陶瓷尤其是民用陶瓷上的图像,由于载体的大众日用品性、图式的格套化,长久以来未被学术界重视。实际上,它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国图像叙事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与文学关系密切,具有以图传文、以图演文、以图补文的功能,可进行文学的民间接受、文学现场还原、文图互证等研究;二是它多为模仿其他媒材图像之作,故以它为中心可勾连起庞大的图像网络,藉此研究中国图像叙事传统——“事”和“叙”的传统;三是它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可借鉴比较文学业已成熟的一套方法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陶瓷是器物图像的代表,这类研究必须立足两点,即载体的物性和图像的关联性,方能使研究落到实处并走向学理化。
  • 倪爱珍
  • 全文[ PDF 8036014.0 MB ] 2023.2(12):36-44  共有 352 人次浏览
  • 言语与书写的战争——通往书写平等权利的三条道路
  • [摘要]从柏拉图的《斐德罗篇》开始,言语和书写被看作是接近真理的两个基本途径。然而,自苏格拉底判定言语相对于书写的优先地位以来,西方思想史上出现了许多争议,而在 20 世纪,这种争议演化为三种讨论书写政治的路径。第一种是德里达的反对语音中心主义的哲学道路;第二种是朗西埃的从文学性出发的文学政治理论道路;第三种则是年鉴学派及相关书籍史、阅读史学者的历史学道路。这三条道路中,哲学和文学道路都基于主张主体消失的后结构主义浪潮,阅读史研究则坚定地站在了捍卫经验主体的立场之上。但是,网络的诞生使得所有非主体立场都具有了鲜活的意义,而以媒介历史为基础的阅读史研究也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书写的政治迎来了全新的平等主义时代。
  • 李三达
  • 全文[ PDF 1758.0 MB ] 2019.3(8):37-45  共有 1198 人次浏览
  • 格莱特的《中国故事集》与18世纪欧亚文化交流
  • [摘要]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欧洲作家热衷于在小说写作中糅合东西方叙事形式与文化母题,以东方为文学题材和创作契机的意愿达到了历史最高峰。这些借助早期东方学创作的“东方小说”——包括中国题材小说——是西方启蒙思想的重要表达形式。法国作家格莱特在18世纪初期创作的小说《达官冯皇的奇遇:中国故事集》是已知第一部欧洲人创作的以中国人物和文化元素为主线的虚构叙事,是18世纪欧洲东方小说热潮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以灵魂转世观念为进路构建东方社会的主权观念,并隐含与早期现代欧洲政治思想的比较,揭示了启蒙思潮与欧亚文化交流之间的有机关联。
  • 金雯
  • 全文[ PDF 1673601.0 MB ] 2023.1(12):37-46  共有 389 人次浏览
  • 建党百年与当代文学研究
  • [摘要]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党的文化有紧密的联系,文化自信来自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与生俱来就携带着新文学的基因;新文学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天然盟友,还是整个革命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1978 年以后的文学可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新阶段,在这期间党对文艺的领导方法有所调整,完善了制度化的常态管理。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此前以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目的的全局性思维转向建设时期的现代管理思维,承认了多元性多样性的文艺审美效益,文艺批评的重镇由关联领导部门的权威话语转向高校系统的学术研究。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原先党的领导和文艺家创作实践建构的二元维度转变为党的领导管理、文艺家的创作实践、文化产业资本的市场介入的三元维度,由此营造了更为复杂、也更为丰富有效的文学态势,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
  • 陈思和
  • 全文[ PDF 1499436.0 MB ] 2021.3(10):38-47  共有 745 人次浏览
  • 从“名”与“逻各斯”看中西文化精神
  • [摘要]在中西诗学文化比较研究中,“道与逻各斯”框架可谓深入人心。但在中国哲学文化中,道与名是悖反共生的,“名”既是一个哲学的、政治的、伦理的概念,也是一个语言学、逻辑学概念,它对于中国传统诗学以至整个文化生成具有基点性作用。道与逻各斯框架,不仅忽视了道与逻各斯的深刻歧异,还遮蔽了“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意义。“言说”、“理性”和“神性”共存于“逻各斯”之中,“名”则意味着“书字”、“名称”和“名—分”,且被道家之外的各家尊为“天地之纲”“圣人之符”。道家之道排斥“名”,各家之“名”却指向“道”。这使得以“名与逻各斯”为比较基点,不仅具有更充分的依据,而且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中西文化的同异和复杂性,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智慧,更好地体认中国传统“非逻各斯中心主义”文化所具有的以“自然”为大本、以“大象”为大体、以“生成”为大德、以“合和”为大境、以“共同体”建立为指向的“大美”精神。
  • 赵奎英
  • 全文[ PDF 1854.0 MB ] 2021.1(10):39-49  共有 1393 人次浏览
  • 文字和文学中的具象与思想——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
  • [摘要]内容提要在构建形象的过程中,文字的能指与所指必须一起转化为具象,但这种转化存在不完全性。其中原由,从文字的角度看,一是文字是一个独立运作的有意义的符号系统,二是文字与思想的天然联系,三是形象中存在着一定的提示性、交待性的文字;从形象的角度看,则与具象本身的形成方式有关。另外,转化的不完全性与读者也有一定的关系。在形象中,文字的词义与形象的思想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在视觉性形象中,文字转化为具象比较完全,一般不参与思想的建构。在非视觉性形象中,则存在三种情况:文字直接进入思想的构建;文字参与思想的构建;文字不参与思想的构建。
  • 赵炎秋
  • 全文[ PDF 2709.0 MB ] 2018.3(7):39-48  共有 1738 人次浏览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